课题名称的命名需要遵循准确性、规范性、简洁性和醒目性的原则,同时要能准确反映研究内容、对象和方法。以下是具体建议和步骤:
一、核心要素构成
研究对象:
明确指出研究的主体,如学生、企业、社会现象等。
研究问题:
用简洁语言概括核心问题,例如“效率提升”“孤独症干预”等。
研究方法:
可选择性包含,但建议体现研究手段,如“基于机器学习”“游戏化教学”等。
二、命名规范
避免不当句型:
使用陈述式而非疑问式、结论式句型,例如“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”比“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”更规范。
控制字数:
建议不超过20个字,如“教学策略优化”“孤独症干预方案”。
使用术语规范:
避免口语化表达,如“用彩色液体提示法”比“教唐氏学生用吸管”更学术化。
三、结构建议
基础公式:
主标题+副标题(可选)
例如:《基于游戏化教学提升孤独症儿童集体参与度的实践》
填充模板:
《用______帮助______学生学会______的研究》
例如:《用彩色液体提示法教唐氏学生使用吸管的研究》
避免副标题:
若使用主副标题,建议用冒号分隔,且副标题补充细节而非重复主标题。
四、注意事项
创新性:
名称需体现独特贡献,如跨学科视角或填补研究空白。
检索性:
包含关键词以便同行检索,如“人工智能+教育改革”。
可行性:
名称应与研究方案匹配,避免夸大或模糊表述。
五、参考案例
教学类:《基于项目式学习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》
社会研究类:《城市垃圾分类对环境质量的实证研究》
医学类:《新型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效果评估》
通过以上方法,可有效提升课题名称的质量,增强申报成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