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士的称呼因身份、道阶和场合不同而有所区分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宗教职业人员专用称谓
道士/道人 最广义的称呼,指所有信仰道教、修习道术者。
道长
狭义上指通过传度、授箓仪式获得道籍的正式神职人员,是日常礼仪中常用的尊称。
真人
仅限得道成仙的道士使用,如“太乙真人”“紫阳真人”等。
高功法师/大德
部分高阶道士的称谓,需经严格考核。
二、职务与身份称谓
方丈/监院/住持
分别指道观主持人、事务总管及日常法务人员。
律师/宗师
全真派中未受戒者为嗣师,受戒者为宗师;曾任方丈者称律师。
天师
正一派道士对创教祖师张道陵后代的专属称谓。
三、日常交往中的通用称谓
道友/同道
道士之间互称,表示平等与修行共鸣。
师兄/道兄
年长道士对后学或同修的尊称。
贫道/不才
自谦之词,常见于年轻道士或普通信众。
四、特殊身份称谓
仙长
介于“道长”与“真人”之间,用于德高望重的修行者。
居士/信士
普通在家信众的称呼,未受皈依者称信士,受皈依者称居士。
注意事项
身份匹配: 法号、道阶与称谓需严格对应,如未受戒者不得称“道长”。 场合规范
地域差异:不同派别(如正一、全真)可能存在专属称谓。
以上称谓均源自道教经典与长期宗教实践,体现了对修行者身份与修行的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