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江的古称数量存在不同说法,综合多个来源信息如下:
主要古称
根据历史文献记载,镇江古称包括:
- 宜(最早见于西周时期,周康王分封宜侯时得名)
- 朱方(春秋时期因地理位置命名,见于《左传》)
- 丹徒(春秋末年吴国灭亡越国后设立)
- 京口(东晋至南朝时期使用)
- 润州(唐代至宋代使用)
- 南徐州(唐代设置)
- 其他名称包括谷阳、北府、南徐、武进、北府、南徐、润州、镇海军等
名称变更背景
镇江的古称多与地理特征、行政区划调整相关。例如:
- “宜”因早期为水患频发地区得名;
- 宋代因地势险要改润州为镇江府,名称沿用至今;
- 楚国灭越后,朱方改为谷阳,后因山南为阳得名。
名称沿用时间
从最早西周时期至今,镇江名称已变更多次,但“镇江”作为正式名称已沿用800多年。
综上,镇江古称至少有10个,其中“宜”是最早名称,“镇江”是当前最常用的名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