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道教中,星宿的名字是根据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象征意义来命名的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星宿及其对应的名称:
东方青龙七宿
角宿:龙角,黄道在这两星间穿过,因此日月和行星常会在这两颗星附近经过,古籍称角二星为天关或天门。
亢宿:龙的咽喉。
氐宿:龙的前足。
房宿:胸房。
心宿:龙心,古代称之为火,大火,或商星。
尾宿:龙尾。
箕宿:其形像簸箕。
西方白虎七宿
奎宿:奎木狼,主管人间武库兵甲戈矛、沟渎池庭、风雨雷电之司。
娄宿:娄金狗,主管人间宫观寺院禁苑内庭、供给牺牲、郊礼斋醮之司。
胃宿:胃土雉,主管人间仓库、积聚金银珍宝疋帛、雷公五谷之司。
昴宿:昴日鸡。
毕宿:毕月乌。
觜宿:觜火猴。
参宿:参水猿。
南方朱雀七宿
井宿:井木犴。
鬼宿:鬼金羊。
柳宿:柳土獐。
星宿:星日马。
张宿:张月鹿。
翼宿:翼火蛇。
轸宿:轸水蚓。
北方玄武七宿
斗宿:斗木獬。
牛宿:牛金牛。
女宿:女土蝠。
虚宿:虚日鼠。
危宿:危月燕。
室宿:室火猪。
壁宿:壁水獝。
这些星宿不仅在道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还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民间信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每个星宿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守护神,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