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诗三百首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选集,其名称和内容特点如下:
一、名称由来
“三百首”的含义 该书虽名为“三百首”,实际收录311首诗,采用“三百”作为概数,延续了《诗经》的选诗传统。
命名背景
清代蘅塘退士(孙洙)编撰此书时,旨在为儿童提供启蒙读物,取代以宋诗为主的《千家诗》,故称《唐诗三百首》以突出唐代诗歌的代表性。
二、内容结构
诗集规模
共收录77位诗人的311首诗,涵盖五言古诗、七言古诗、五言律诗、七言律诗、五言绝句、七言绝句及乐府诗等体裁。
编排特色
- 按体裁分类,便于阅读与学习;
- 注重诗文注释与评点,辅助理解。
三、经典诗作示例
五言古诗: 《将进酒》(李白)、《春望》(杜甫); 七言律诗
绝句:《静夜思》(李白)、《枫桥夜泊》(张继)。
四、历史地位
作为儿童启蒙读物,《唐诗三百首》广泛传播了唐代诗歌,对后世文学教育影响深远。同时,它也保留了唐代诗歌的精华,如李白的豪放、杜甫的沉郁等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综上,《唐诗三百首》不仅是一个诗集名称,更承载了唐代诗歌的精髓与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