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船借箭的原文名字就是 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草船借箭”,具体情节如下:
背景:
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,限他十天造十万支箭。诸葛亮知道这是一条害人之计,却答应三天造好,并立下军令状。
过程:
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、军士和草把子。在三天后的雾天,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,调了几条草船诱敌,终于借足十万支箭。
结果:
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“谢谢曹丞相的箭!”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。曹操知道上了当,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,已经驶出二十多里,要追也来不及了。
这个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第46回,后来被广泛传播和使用,比喻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