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得最慢的鸟是 丘鹬,其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8公里,是鸟类中公认的飞行速度最慢的物种。以下是关于丘鹬的详细信息:
一、基本特征
学名与分类
丘鹬学名为 山鹬(*Charadrius montanus*),属于涉禽类,全球现存77种,中国有38种。
体型与外观
- 体长约35厘米,体重300克,体型肥胖,腿短嘴长,羽毛以灰褐色为主,带有黑褐色斑纹。
飞行特性
- 由于翅膀短小,升力不足,飞行时需贴地滑行,实际“飞行”速度较慢,但比人类步行速度(约5公里/小时)稍快。
二、生活习性
栖息环境
主要分布于北美洲、欧洲和亚洲,我国南北均有分布,偏好阴暗潮湿的林地、沼泽及河川。
活动规律
多为黄昏或拂晓活动,白天多隐藏于山林中,属于夜行性鸟类。
食性
以双翅类昆虫、蚯蚓、蜗牛等为食,偶尔食用植物根茎和浆果。
三、保护现状
丘鹬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主要因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猎导致数量减少。2022年苏州市民在楼道发现一只体型较大的丘鹬,引发广泛关注。
综上,丘鹬凭借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,成为全球飞行速度最慢的鸟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