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在古代有多个名称,其称谓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演变,具体如下:
一、主要古称及对应时期
汝阴 最早见于春秋时期,当时属于楚国,因城邑位于汝水(今泉河)南面得名。
顺昌
宋代始用,宋治平元年(1064年)英宗赵顼封子赵顼为颍王,次年称神宗,因颍州为“飞龙”之地,徽宗政和六年(1116年)升颍州为府,改称顺昌府。
颍州
北魏孝昌四年(528年)置颍州,因城临颍水得名,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,至元、明、清各代均沿用此称。
二、名称演变原因
地理因素: 多数名称与地理特征相关,如“汝阴”因水名得名,“颍州”因临颍水而设。 历史事件
三、补充说明
时间线:汝阴最早,顺昌次之,颍州最晚,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。
争议说法:部分文献提到“阜阳侯”说,但缺乏充分证据支持,故主流说法以地理特征和行政区划演变为准。
综上,阜阳古代名称以“汝阴”为核心,后续因行政区划和文化因素演变为“顺昌”“颍州”三个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