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海,原名 裴文德,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,出身于一个世代奉佛的家庭。裴休曾任宰相,字公美,唐代济源地方裴村人。法海自小被父亲送入佛门,并取法号“法海”。他不仅是镇江金山寺的开山之祖,还以修练头陀苦行闻名于世。在历史上,法海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独特的悟性而著称。
根据历史记载,法海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就已经是一位名僧,他在润州鹤林寺出家,并且通晓各种学问。法海在年轻时曾考取状元,但后来选择出家为僧,遵循父亲的意愿,代皇子出家祈福。他在湖南沩山修行,江西庐山参佛,并最终在镇江氏俘山的泽心寺修禅。法海在泽心寺修复了倾毁的寺庙,并燃指一节以示决心。
因此,法海的名字是 裴文德,他不仅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僧侣,也是镇江金山寺的创始人之一,以其在佛教界的卓越贡献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而闻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