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戏台名称:
畅音阁:
位于故宫宁寿宫,是乾隆年间建造的清宫大戏楼,上下三层戏台上可以同时演出,场面颇为壮观。
三益楼:
位于山村中央,据现存《重修三益楼碑记》载,清雍正三年(1725年)重修,出自《论语》“益者三友”。
恭王府戏楼:
建于同治年间(1862一1874),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。
上海豫园古戏台:
始建于一八八八年,原在闸北钱业会馆内,后移建于上海豫园内。
德和园大戏楼:
位于北京颐和园内,始建于一八九一年,一八九五年建成,是仿畅音阁规制建造的戏楼。
二郎庙戏台:
位于高岗上,始建年代不详,是祭祀二郎神杨戬的庙宇,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大乌石雷公殿戏台:
位于乐清市虹桥镇大乌石村雷公殿门厅,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)。
这些戏台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而且在建筑上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