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,简称津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、直辖市、国家中心城市、超大城市,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,中国北方的航运中心、物流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。
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,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。唐朝中叶以后,天津成为南方粮、绸北运的水陆码头。金贞佑二年(1214年),在三岔口设直沽寨,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。元延祐三年(1316年),“改直沽为海津镇”,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。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,管理盐的产销。明建文二年(1400年),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。
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己未(1404年12月23日),明政府决定在直沽设“天津卫”,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。关于天津名字的由来,据明嘉靖二十九年(1500年)四月立石《重修三官庙碑》记载:“夫天津小直沽之地,占斥卤之区也。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,圣驾由此济渡沧州,因赐名曰天津,筑城凿池,而三卫所立焉。” 明弘治年间,户部尚书兼大学士李东阳撰《天津卫城修造记》载:“我朝太宗文皇帝兵下沧州,始立兹卫,命工部尚书黄福,平江伯陈宣筑城浚池,立为今名,则象车驾所渡处也。到后来,他真当了皇帝,就在当时经过的津渡——北门外正码头,建立“龙飞渡跸”坊,又把新设的卫,命名为“天津”以做纪念。”
综上所述,天津最早被称为 天津卫,这一名称始于明成祖朱棣于1404年赐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