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州,古称 武昌,是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。在历史上,鄂州的名字经历了多次变更,具体如下:
鄂:
鄂州之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楚王熊渠封其子熊红到此地,封为鄂王,并修筑了鄂王城,奠定了鄂州作为楚地重要城市的基础,湖北简称“鄂”也由此而来。
寿昌县:
在隋开皇九年(589年),隋文帝将郢州改为鄂州,治所设在江夏(今武昌)。
鄂城县:
隋朝之后,鄂州的名字多次变更,曾一度改为寿昌县,后改为鄂城县。
武昌:
三国时期,吴王孙权在鄂州建立吴国并称帝,将政治军事中心由湖北公安县迁至鄂县(今鄂州),取“以武而昌”之意,改鄂县为武昌。
鄂州:
1983年,经国务院批准,鄂城县和鄂城市合并为鄂州市,并以原鄂城县、鄂城市的“鄂”字与原黄州区的“州”字组合而得名。
综上所述,鄂州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“鄂”、“武昌”、“寿昌”、“鄂城”,最终演变为今天的“鄂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