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移民的名字主要被称为“ 唐山过台湾”。这个称呼反映了大陆居民迁移到台湾的历史过程。具体来说,明朝时期,大量大陆居民迁移到台湾,主要居住在台南地区。清朝统一台湾后,福建等地的移民数量逐步增加,他们以台南为中心,分别向南、北流动,主要分布于台湾西海岸的平原地带及东部宜兰平原等地。这些外来移民的祖籍地主要来自泉州府、漳州府和汀州府,即现在的福建省地区和部分广东省地区。
此外,关于“台湾”这个名字的由来,主流观点认为“台湾”是闽南话“大员”“台员”“大湾”的转音,但目前对于“大员”“台员”“大湾”的由来仍存在争议。有观点认为这些词来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“台窝湾”社的社名,意为滨海之地。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,在介绍台湾时称为“Tayan”或“Tai-An”,荷兰人拼为“Taioan”,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“Tai-Oan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