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宗名字下面写着的是 氏。在中国古代,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,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,用来表示家族的分支和个人的身份。在夏商周三代,男子称氏,女子称姓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氏逐渐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,而平民和奴隶则通常只有名而无氏。
在供奉祖先时,一般会在纸的中间部分写上自己的姓,然后在右边写上“氏三代宗亲之位”,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。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家族血脉和传统的重视。
总结来说,祖宗名字下面写着的是氏,它是用来标识家族分支和个人身份的重要符号。通过了解姓和氏的区别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含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和身份标识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