纣王的原名是 帝辛,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:
基本身份
纣王是商朝第三十二代君主,即位30年,史书记载其名“受”或“帝辛”,别称包括帝辛、殷辛、受德、受德辛、殷纣、商纣、帝纣等。
名号由来
- "帝辛"是商朝宗法制度下的正式王号,与祭祀、占卜等宗教活动相关,如甲骨文卜辞中多见“帝+天干”形式(如帝祖乙、帝沃甲、帝祖辛)。
- "纣"是周人给他起的谥号,意为“残义损善”,反映了周人对他的负面评价。
历史记载差异
- 《史记·殷本纪》明确记载纣王名为帝辛。
- 其他文献或演义作品(如《封神演义》)可能因艺术加工使用“殷寿”等别称,但非历史事实。
文化影响
随着周朝的兴起,"纣王"逐渐演变为对暴君形象的代称,与夏桀并称“桀纣”。其负面形象主要源于《史记》等史书的记载,以及后世文学作品的渲染。
综上,纣王本名为 帝辛,"纣"为后世加谥,而"殷寿"可能源于不同文献的表述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