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省的古代名称经历了多次演变,具体如下:
殷商时期 青海地区被称为“三危地”,是古代中原王朝对这一区域的初步认知。
商代至周秦时期
随着西戎、羌族等民族的活动,该地区被统称为“西戎氏羌地”。
十六国至元朝时期
自十六国时期起,因境内有青海湖(古称西海、鲜水海、卑禾羌海)而得名“青海”。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元朝,成为该区域稳定的地理称谓。 - 西海: 是青海湖的古代称呼,藏语称“错温波”,蒙古语称“库库诺尔”,均意为“青色的湖”。 - 鲜水海/卑禾羌海
明清时期
明朝时属朵甘都司管辖,清朝初设西宁办事大臣,名称仍为青海。
总结:
青海省的古代名称从“三危地”演变为“西海、鲜水海、卑禾羌海”,最终定名为青海,这一过程与青海湖的形成及当地民族活动密切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