烧麦之所以被称为“烧麦”,是因为 它的制作原料是小麦,且其外形上不同于麦穗,有着皱折如花的边,因此得名。具体来说,烧麦的命名有以下几种说法:
捎卖:
早年呼市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,食客一边喝着茶,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,故烧麦又称“捎卖”,意即“捎带着卖”之意。
稍美:
因为烧麦的边稍皱折如花,故又称之为“稍美”,意即“边烧美丽”之意。
梢麦:
有一种说法认为,“烧麦”二字本作“梢麦”,是沿用明朝写法。北方麦子在四五月间麦梢上有一层白霜,而烧麦的收口处也有好似白霜的面粉,因而得名。
素酸馅稍麦:
最早的史料记载,在十四世纪高丽(今朝鲜)出版的汉语教科书《朴通事》上,就有元大都(今北京)出售“素酸馅稍麦”的记载,其中“稍麦”即是指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,与汤食之,方言谓之稍麦,而“麦”亦做“卖”。
综合以上说法,烧麦的命名主要是因为其制作原料为小麦,且外形上有着皱折如花的边,因此得名“烧麦”或“稍麦”。不过,在南北方的称呼有所不同,南方多称之为“烧卖”,北方则多称之为“烧麦”或“稍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