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的茶杯通常被称为 茶瓯,也有称为茶杯或茶碗的。茶瓯是唐代茶具中最典型的器具之一,主要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玉璧底碗,圈足较大,中心内凹;另一种是常见的花口茶碗,多为五瓣花形,圈足外撇,这种器型多出现在晚唐时期。此外,茶托也是与茶杯配套使用的,用于防止茶杯烫手,其造型在唐代也更加丰富多样,有莲花花瓣形、荷叶形、海棠花瓣形等。
在唐代诗文中,“茶瓯”出现的频次要远高于“茶碗”。例如,边塞诗人岑参在《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》中提到“瓯香茶色嫩,窗冷竹声干”,这里的“瓯”即指茶瓯。
综上所述,唐朝的茶杯主要被称为茶瓯,也有称为茶杯或茶碗的,其器型和造型在唐代有多种,以玉璧底碗和花口茶碗最为常见,茶托也是不可或缺的配套器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