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姓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:
以国名为姓氏
康叔后裔: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封于康地,建立了康国。康叔死后谥号为“康”,其后代便以国名为姓,形成康姓。
康居国王子:汉代时,西域康居国的王子到中原定居,其后代以国名为姓,称康氏。
以谥号为姓氏
康叔:周武王的弟弟康叔,死后谥号“康”,其王族有以祖上谥号命姓者,称康氏。
刘康:东周时期,周定王的同母胞弟刘康,其名也为“康”,后世子孙取其名为姓,也称康氏。
改姓
赵匡胤: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为避讳,诏天下匡姓人改姓康。
出自其他少数民族
阴康氏:传说中女娲的后裔,曾在今陕西商洛一带建立阴康国,后演化为“阴氏”和“康氏”。
综上所述,康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康叔被封于康地,以及汉代西域康居国王子定居中国后以国名为姓。此外,还有改姓和出自少数民族等说法。康姓最早发源于康居国(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),并逐渐在中国各地传播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