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辉县在不同历史时期曾使用过多个名称,具体如下:
一、古代名称
共国 春秋时期属卫国,前841年由共伯和建立,史称“共和行政”,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端。
苏门县
明昌三年(1192年)升苏门县为州,因百泉威惠王祠得名“辉州”,后改为辉县。
洪州
宋代时称此地,因穆桂英大战洪州城闻名,遗址位于今辉县洪州乡。
二、近现代名称
卫辉府
明初设府治,管辖今河南卫辉市、新乡市、辉县市等6县,后分属开封府和卫辉府。
辉县
元代废苏门县设辉县,明清时期长期作为重要县域存在,1948年划归卫辉市辖区。
卫辉市
1948年5月,卫辉县改设为卫辉市,1974年撤市设县,1993年撤县设市,现管辖原卫辉市、新乡市、辉县市。
三、行政区划调整
1943年: 建立汲县抗日民主政府,属太行五专署。 1948年
1993年:卫辉市撤市设县,辉县市成为独立县级市。
四、其他相关名称
洪州乡、西平罗乡:辉县市下辖的乡级行政区划。
共城县:唐代置县,后改为共州,1953年与考城合并为兰考县。
总结
辉县的历史名称演变反映了其行政地位的多次调整,从春秋时期的“共国”到现代的“辉县市”,名称变化与地域治理密切相关。目前,其官方名称为 辉县市,但民间常以“辉县”代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