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的毒药有哪些名字

时间:2025-03-27 00:14:31 网名大全

玉米的毒性成分及相关信息如下:

一、主要毒性成分

黄曲霉毒素(Aflatoxin)

由黄曲霉菌产生,毒性极强,比砒霜毒性高68倍,主要污染玉米的穗部,可导致肝损伤甚至死亡。

赤霉烯酮(Zearalenone)

由镰刀菌属霉菌产生,影响玉米生长,导致籽粒不饱满,长期积累可能致癌。

呕吐毒素(Vomiting Toxin)

由镰刀菌属产生,抑制中枢神经系统,摄入后引发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
T-2毒素(T-2 Toxin)

由青霉属霉菌产生,具有神经毒性,可导致动物死亡。

赭曲霉毒素(Ochratoxin)

由赭曲霉菌产生,污染粮食后易被人体摄入,与肝癌等疾病相关。

二、其他相关毒素

镰刀菌毒素(Sporothecin)

烟曲霉毒素(Tobratoxin)

伏马霉素(Fumonisins)

赭曲霉毒素(Ochratoxin)

(注:部分毒素如赭曲霉毒素在多个来源中均有提及)

三、毒性作用

对动物的危害:

导致生长迟缓、死亡,污染饲料后易在畜群中传播。

对人类的危害:误食霉变玉米可引发急性中毒,长期摄入增加癌症风险。

四、防范措施

储存管理:

保持玉米干燥通风,避免雨雪渗透。

农业防治:

使用杀虫剂(如辛硫磷、邯科140)防治害虫,减少霉变风险。

国家标准:

黄曲霉毒素B1≤50ug/kg、赤霉烯酮≤500ug/kg等。

若发现玉米霉变,建议勿食用,及时联系农业部门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