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扒作为西餐中的经典食材,其名称因部位和特点不同而有所区分。以下是常见的牛扒名称及特点:
一、按部位划分
菲力牛排(Tenderloin/Fillet) 取自牛里脊部位,肉质最嫩且几乎不含肥膘,适合煎3-7成熟,口感细腻。
西冷牛排(Sirloin)
位于牛外脊带骨部位,外层有白色筋膜,口感韧性强、有嚼头,适合喜欢有肉筋的食客。
肉眼牛排(Rib-Eye)
肉质均衡,包含瘦肉与肥膘,煎烤后香气浓郁,推荐3-4成熟以平衡口感。
T骨牛排(T-Bone)
西冷牛排与菲力牛排组合,中间有T形骨隔开,兼具两种肉质特点。
肋眼牛排(Ribeye)
与肉眼牛排相似但更宽,适合大分量食用。
牛小排(Steakette)
较小的牛排块,适合儿童或搭配沙拉食用。
二、其他常见名称
雪花牛排(Snowflake): T骨牛排中带有大理石纹脂肪分布的优质部位。 战斧牛排(Tenderloin with Bone)
牛仔骨牛排(Cowboy Steak):带骨肋排,适合户外烧烤。
夏多布里昂牛排(夏多布里昂):法国进口品种,肉质紧实且带特殊风味。
三、补充说明
不同部位的牛排适合的烹饪方式和成熟度也有所差异。例如:
菲力:3-7成熟最佳,避免过熟影响嫩度。
西冷/肉眼:3-4成熟可保留风味与嚼劲。
T骨:需根据喜好调整,但通常推荐3-4成熟。
以上名称主要基于牛排的部位特征,实际选择时可结合个人口味偏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