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国武将的称呼体系较为复杂,包含不同品级和职责的官职,既有正式军衔,也有特定称号。以下是主要分类及代表性人物:
一、核心军衔体系
大将军 蒋琬、费祎、姜维(蜀汉后期)
郑渊、陈寿(蜀汉早期)
骠骑将军
马超、李严、胡班
曹洪、赵俨(曹魏时期,蜀汉延续使用)
车骑将军
张飞、刘琰、吴壹、邓芝、夏侯霸
曹仁、张郃(曹魏时期)
卫将军
姜维、诸葛瞻
曹洪、曹瑜(曹魏时期)
镇军大将军
宗预
郑渊(蜀汉早期)
四镇将军
赵云、张翼、马超、黄忠(资深者)
陈到、廖化(蜀汉中期)
安南/平西/平北将军
诸葛亮(北伐时期)
王平(归降后)
征虏将军/镇军将军
诸葛亮(北伐时期)
姜维(后期)
二、特殊称号与典故
卧龙
诸葛亮(《三国演义》)
法正(《三国演义》)
凤雏
庞统(《三国演义》)
法正(《三国演义》)
五虎上将
关羽(《三国演义》)
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(《三国演义》)
蜀汉四大名将
赵云、张翼、马超、黄忠
陈到、廖化(民间传说)
三、其他重要称谓
军师将军: 诸葛亮(《三国演义》) 抚军将军
辅国将军:姜维(蜀汉)
四、总结
蜀国武将的称呼反映了其军事地位和职责,既有官方军衔,也有民间传颂的称号。核心人物如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等通过特定称谓成为文化符号,而官职体系则体现了蜀汉对军事组织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