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中医基础理论类
《黄帝内经》 中医四大经典之首,奠定中医基础理论,分《素问》《灵枢》两部分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
中国最早药学著作,载药365种,以三品分类法著称。
二、临床诊疗类
《伤寒杂病论》
张仲景所著,系统阐述伤寒及杂病治疗,被誉为中医“圣经”。
《金匮要略》
张仲景另一部代表作,专注内科疾病诊疗。
《难经》
探讨中医理论疑难问题,采用问答形式,成书不晚于东汉。
三、其他重要著作
《温病条辨》
温病学经典,叶天士所著,系统论述温热病辨证施治。
《景岳全书》
李时珍撰,内容涵盖中医理论、方剂、本草等,被誉为“方剂大全”。
《本草纲目》
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,52卷记载药物1892种,涉及多学科。
《脉经》
专论脉学,强调脉象与疾病关系,为中医诊断学奠基。
四、其他经典参考
《灵枢经》: 最早中医理论著作,约成书于东周战国时期。 《素问》
注:不同文献对“四大名著”定义存在差异,部分版本包含《温病条辨》,而另一些则侧重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。建议根据具体研究方向选择权威版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