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碗筷名字有哪些

时间:2025-03-24 19:58:42 网名大全

关于古代碗筷的名称,综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,主要存在以下称呼及特点:

一、古代碗的名称

簋(guǐ)

多用于祭祀,形状如大圆腹青铜器,有圆口、大腹、圆座,部分带有耳或方座。例如《礼记·曲礼上》记载“羹之有菜者用簋”。

盂(yú)

与簋功能相似,但更强调盛放食物的实用性,形状多为圆形或方形。

钵(bō)

早期用于盛放食物,后发展为日常餐具,形状多样。

簠(guǐ)

有盖的盛粮器具,与簋功能相近,但更注重密封性。

二、古代筷子的名称

箸(zhù)

最常见的称呼,由“竹”和“者”组成,表示“夹食工具”。简化字为“筷”,与烹饪方式“煮”相关。

筴(zhú)

先秦时期对筷子的称呼,见于《韩非子·喻志》。

挟(xié)

秦汉时期使用,强调夹取功能。

筲(xiāng)/筯(zhú)

其他古称,但使用频率较低。

三、其他相关名称

梜(jiǎ):

先秦文献《礼记》中的称呼,春秋时期也有所记载。

棶(zhǐ):与“箸”同义,后因谐音“止”改称“筷”。

四、名称演变背景

忌讳因素:因“箸”与“住”谐音,寓意不吉利,故改称“筷”。

地域差异:吴中地区是筷子名称形成的重要地域。

综上,古代碗筷的名称因功能、材质和时代差异而多样,其中“箸”是核心称呼,而“簋”“盂”等则多用于特定器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