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菊科植物
野菊花:
田埂、路边常见,秋季金黄,生命力顽强。
蒲公英:
早春田野常见,成熟后形成白色绒球,可食用或药用。
牵牛花:
又称喇叭花,攀爬性强,花色丰富,清晨开放。
蜀葵:
高秆大花,红/粉/白等多色,庭院常见且易种植。
紫茉莉:
夜间开放,香气浓郁,常见于乡村小道。
二、 蓼科植物
小蓬草:
北美洲原产,我国分布广泛,属入侵物种。
狗尾草:
适应性强,茎叶可入药,但全株有毒。
三、 莎草科植物
莎草:
含多种品种,多生于潮湿沼泽,叶可入药。
四、 木兰科植物
鼠曲草:
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可食用,民间称“追骨风”。
五、 唇形科植物
薄荷:
清凉气味,常用于驱蚊,乡村常种植于篱笆或池塘边。
六、 伞形科植物
蒲公英:
同菊科,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。
七、 其他特色植物
指甲花(凤仙花):
花可染指甲,易自播繁殖。
波斯菊(秋英):
花色多样,种子可自生,适应性强。
万寿菊:
耐旱耐瘠,常用于道路绿化。
虞美人:
初春至盛夏开放,种子可留种再生。
姜荷花:
热带郁金香状花朵,姜科植物,寓意吉祥。
注:部分植物如狗尾草、半枝莲等存在毒性,需注意安全使用。若需进一步了解某种植物的用途或养护方法,可提供具体名称进行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