蝮蛇作为蝮科蝮亚科的代表性物种,拥有多个俗称和学名。以下是常见的名称分类整理:
一、常见俗称
尖吻蝮 - 别称:五步蛇、七步蛇、蕲蛇、山谷虌、百花蛇、中华蝮等
- 特点:鼻尖上翘,以鼠、蛙、蜥蜴、鸟类为食,是亚洲地区著名的毒蛇,尤其华南及台湾地区重视度较高。
中介蝮
- 别称:七寸子、七寸蛇、麻七寸等
- 分布:中国陕西、山西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等地,多栖息于海拔900-4000米的低山石隙或灌丛。
短尾蝮
- 别称:草上飞、土球子、七寸子等
- 分布:朝鲜半岛、台湾及中国大陆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地,多见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及坟堆草丛。
其他别称
- 土公蛇、灰地匾、地扁蛇、反鼻蛇等
- 部分地区称尖吻蝮为“中华蝮”,短尾蝮为“土球子”。
二、学名与分类
学名: Agkistrodon halys(尖吻蝮) 科属
亚科地位:无亚种分化,属下仅含尖吻蝮一个品种。
三、其他相关名称
矛头蝮(枪蝰):分布于中美洲及南美洲,体型较大,鼻端有角状突起;
铠甲蝮(韦氏竹叶青):小型毒蛇,具观赏价值及药用成分。
总结
蝮蛇的名称因地区、形态特征及用途差异而丰富,其中尖吻蝮、中介蝮、短尾蝮是最常见的称呼。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物种特征或分布,可参考权威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