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宗族成员的称呼,不同文献和地区存在差异,但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体系:
一、传统宗族辈分称谓
鼻祖/始祖 指家族最早祖先,如远古部落首领。
太祖
七世祖,通常为家族建立功勋的祖先。
烈祖
六世祖,常与“太祖”并称,体现家族传承。
天祖/高祖
分别为五世祖和四世祖,属于较近但已较模糊的祖先。
曾祖/高祖
四代祖先,第三代直系亲属。
祖父/曾祖父
二代直系亲属,第一代直系亲属为“父”。
父亲/母系祖先
第一代直系亲属,母亲系祖先为“母”。
二、子系亲属扩展
子: 父亲之子。 孙
曾孙:孙子之子。
玄孙:曾孙之子。
来孙:玄孙之子。
晜孙(kūn孙):来孙之子。
仍孙:晜孙之子。
云孙:仍孙之子。
耳孙:云孙之子,辈分最远的直系亲属。
三、母系亲属扩展
外祖父母:母亲的父亲(外祖父)、母亲的母亲(外祖母)。
外曾祖父母:外祖父/外祖母的父母。
四、其他补充说明
远祖:八代以降,如高祖、天祖等。
鼻祖:特指有明确记载的祖先。
代际差异:不同文献对“代数”定义有差异,部分以“代”(如八代)或“代数”(如十八代)区分。
五、文化背景
宗族称谓承载着家族荣誉与传承,例如“震”字在姓名中的使用,可能暗示家族中存在《周易》文化影响。建议通过族谱或长辈确认具体称谓,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变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