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快书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,其别称主要有以下两种:
竹板快书
由于表演时以竹板击节为特色,故得名“竹板快书”。这一名称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,著名演员高元钧在此阶段开始使用该名称。
滑稽快书
早期山东快书以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著称,因此也被称为“滑稽快书”。高元钧在1951年录制《鲁达除霸》时,曾以此名称命名该曲种。
补充说明
山东快书起源于山东,早期流行于山东、华北、东北等地,后发展为全国性曲艺形式,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- 其表演形式以说唱为主,节奏明快,兼具娱乐性和艺术性,常通过“包袱”“扣子”等技巧增强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