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咸”字的古代含义和用法如下:
全、都:
在古代文献中,“咸”常常用来表示“全部”、“都”的意思。例如,《春秋·僖公十三年》中提到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曹伯于咸”,这里的“咸”就是“都”的意思。
和睦、同心:
在文言文中,“咸”还可以表示“和睦”、“同心”的意思。例如,《周礼·秋官·伊耆氏》中提到“共其杖咸”,这里的“咸”可以理解为“和谐”或“同心协力”。
杀戮:
在甲骨文中,“咸”字的右边是斧兵器“戌”,左边是人的“口”,表示会意斩首,本意是杀戮。清王引用了《左传》,把《咸伐不端》作为“咸伐、灭绝之意”。
味道:
虽然“咸”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与味道相关,但在古代,它的本义并不是味道,而是杀戮。关于咸淡的“咸”字,古代写作“咸”,汉字简化后与“咸”相同。
古地名:
“咸”还可以指古代的地名,例如“咸阳”。咸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都咸阳,城市宫殿林立。公元前206年为楚项羽焚毁,简称咸。
古乐曲名:
在古代,还有一个名为“咸池”的古乐曲。
综上所述,“咸”字在古代有多种含义,包括全、都、和睦、杀戮、味道和地名等。现代汉语中,“咸”主要用作味道的意思,但其古义涵盖了更多的含义和用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