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之前做饭叫做 寒食。
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,古代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,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,因此得名寒食。寒食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,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。介子推是晋文公重耳的忠臣,曾在重耳流亡期间割下自己的肉救他,后来重耳成为国王后,寻找介子推未果,便下令放火烧山,最终介子推与其母被烧死。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,人们在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,吃冷食。
寒食节的传统食物包括馓子、清明饼、甜饧(麦芽糖)等。此外,一些地方还有制作形似燕子的点心“枣锢飞燕”等食品。寒食节不仅在中国有,在其他一些东亚国家也有类似的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