韶关,古称韶州,其名字来历与北面的名胜韶石山密切相关。相传舜帝南巡岭南时,曾登临韶石山演奏韶乐,因此韶石山闻名于世。隋朝开皇九年(589年),此地取韶石山之“韶”字为州名。到了明清时期,因在此地建关征税,并逐渐成为当时岭南最大的榷税关城,“韶关”之名也由此而来。
具体来说,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,是中原大地进入南越王国的必经要隘,建城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这里的文化南北融汇,但主要还是受客家人文化影响最大。韶关下辖多个县区,如武江、浈江区、乐昌市、南雄市、始兴县、仁化县、翁源县和信丰县等。
综上所述,韶关的名字来源于其北面的韶石山,这座山因舜帝南巡时演奏韶乐而得名。隋朝时取“韶”字为州名,明清时期因建关征税,逐渐形成了现在的“韶关”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