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笼,也称立枷,是明清两代使用的一种残酷刑具。它通过让犯人套上重枷并使其直立,以达到处决犯人的目的。站笼的顶部有套于囚犯颈项的枷板,四周围以枷栏,使犯人无法自由动弹。根据不同的记载,站笼的使用方法包括:
木笼站囚:
在木笼的顶部开一个圆孔,套在犯人的颈部,使其昼夜直立,导致疲劳过度而死亡。或者,在套枷时在脚下设置垫物,套定后抽去垫物,使犯人悬空致死。
立枷:
站笼的上端是枷,卡住犯人的脖子;脚下可垫砖若干块,受罪的轻重和苟延性命的长短,全在于抽去砖的多少。有的死刑犯会被如此示众三天后论斩,有的则像图中这名囚犯一样被活活吊死。
特殊站刑:
这种特殊的站刑由明代权奸大宦官刘瑾发明,盛行于明清时期。站笼本身是特制的,除了关住犯人之外,还让犯人几乎一动不能动,只能一直保持一个姿势。这种刑具的使用往往导致犯人在数日内死亡。
站笼作为一种残酷的刑法,在辛亥革命后被废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