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犯企业名称权的行为主要涉及 民事权利的侵害,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:
非法干涉企业名称设定权:
企业对其名称具有独立的设定权,只要名称符合真实性原则,且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,他人不得非法干涉。
非法干涉企业变更名称权:
企业对其名称权有依法变更的权利,只要不违背国家设立企业名称权的相关禁止性规定,不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,他人不得非法干涉。
非法干涉企业使用名称权:
这包括非法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,如冒用他人企业名称和盗用他人企业名称,以及不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,如受让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、期限使用他人企业名称。
法律后果
民事责任: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、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。如果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损失的,侵权人还应当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。
行政责任: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,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,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千元以上、5万元以下罚款。
刑事责任:在严重的情况下,侵犯企业名称权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,如假冒注册商标罪、侵犯著作权罪等,侵权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。
建议
企业应加强对名称权的保护,确保名称的合法性和独特性,避免使用与他人企业名称相同或近似的名称,以免引发法律纠纷。同时,企业在使用名称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尊重他人的名称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