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,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多个名称,以下是主要名称的梳理:
一、先秦时期
蓟城 公元前11世纪,周武王封召公于蓟,建立燕国,蓟成为燕国都城。
幽州
五代时期,北京地区属于幽州管辖,是远古九州之一。
二、秦汉至辽代
渔阳
秦朝时,北京地区设渔阳郡。
涿郡
隋朝时期,北京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枢纽,设涿郡。
三、金元时期
中都
金朝建立后,以原燕京(今北京)为都城,称中都。
大都
元朝忽必烈迁都后,改中都为大都(1272年),是元代都城。
四、明清时期
北平
明朝洪武元年(1368年)建立北平府,朱元璋为彰显功绩而改名。
京师
明成祖永乐八年(1420年)迁都北京,正式定名为京师,直至清朝灭亡。
顺天府
明代永乐年间,因北京为“北平府”,故称顺天府。
五、其他重要名称
蓟山: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都城遗址,位于北京西北角。 姬城
总结
北京古代名称演变反映了其作为政治、文化中心的地位变化。从蓟城到北京,名称的更迭与朝代更替密切相关。现代北京则保留了“京师”“北平”等历史称谓,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