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访古代叫什么名字

时间:2025-03-25 10:41:15 网络起名

信访制度在中国古代有多种称呼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
上书:

古代臣民向皇帝或上级官员提交书面陈述或建议的行为。例如,在夏商周时期,有“进善之旌 诽谤之木”,即鼓励民众上书言事。

进言:

与上书类似,指民众向统治者提出意见或建议。例如,帝舜时期悬挂的“谏鼓”,民众进言需先击鼓报信。

击鼓鸣冤:

这是古代下层老百姓最熟知的方式,通过击鼓来引起上级或有关部门的注意,以表达冤屈或诉求。

上访:

指人民群众越过基层组织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得到解决的行为。这一概念在《汉语大字典》中有明确解释。

公车司马:

汉代设立的官员,负责接待来访者,并处理信访事项。如果不及时汇报接到的信访事项,官员会受到处分。

谒者台:

隋朝设立的机构,除了接受申诉信访,还负责安抚百姓。

这些称谓和机构反映了古代信访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,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社情民意的重视和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