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的长江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段有多个名称和别称,具体如下:
一、古称与通称
古称 长江在古代被称为“江”或“大江”,六朝时期开始使用“长江”这一名称。
通称
近代以来,国际上常将整条长江称为“扬子江”,这一名称源于长江下游的扬州、镇江一带,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。
二、分段名称
长江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可分为以下四段,每段均有特定名称:
沱沱河
从江源(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)至当曲口(藏语“曲”即“河”),长约358公里,是长江的正源。
通天河
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,长813公里,因河流宽谷幽深得名。
金沙江
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,长2308公里,因富含黄金资源而得名。
荆江
岷江口至湖南城陵矶,长约430公里,以“九曲回肠”著称,孕育了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。
三、其他别称
九派: 特指长江下游的九条支流。 天堑
四、补充说明
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,流经青海、西藏、四川等10个省区,最终注入东海,全长约6300-6397公里,流域面积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/5,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