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监一般喊什么名字

时间:2025-03-26 15:42:06 网络起名

太监在古代有多种称呼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:

寺人:

原指商、周二朝宫廷内使用的近侍小臣,后来专指经过阉割的宦官。

宦官:

又称宦者,为战国以后对阉人的专门称呼。

阉人:

又称阉官、阉尹、奄人、奄官等,男人去势曰阉。

内监:

指宫廷中的太监。

太监:

直接称呼,没有特殊前缀或后缀。

宦者:

与宦官同义。

中官:

指中级官员,有时也用来指代太监。

中使:

指宫廷中的使者,有时也指太监。

中贵:

指宫廷中的贵族,有时也用来指代太监。

中涓:

指宫廷中的低级官员,有时也用来指代太监。

内臣:

指宫廷中的臣子,有时也用来指代太监。

内侍:

指宫廷中的侍从,有时也用来指代太监。

宠臣:

指受到皇帝宠信的太监。

幸臣:

指受到皇帝宠幸的太监。

常侍:

指宫廷中经常侍奉的太监。

中人:

指中等地位的太监。

洒家:

太监自称,有“我”的意思。

咱家:

太监自称,有“我”的意思。

奴才:

太监自称,表示臣服。

杂家:

太监自称,有“我”的意思。

此外,太监在彼此之间的称呼也有一些讲究:

平辈之间:一般以“爷”一词来称呼,有时会在姓氏后面加“爷”字,如“张爷”、“王爷”。

上下关系:小太监对老太监会称“师爷”或“师父”。

对皇帝或后宫娘娘:太监会称呼皇帝为“老爷”或“某爷”,对后宫娘娘则根据其姓氏和地位称呼。

这些称呼反映了太监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,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与皇室的密切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