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对外的称呼有以下几种:
大唐:
这是唐朝时期对外的主要称呼,持续时间最长。唐朝国力强盛,文化繁荣,对外交往频繁,因此“大唐”成为中国的代表称谓。
中国:
现代国际上一般将中国称为“China”,这个名称可能源于景德镇的“昌南”一词,后来被外国人音译成“China”。此外,也有说法认为“China”来源于“秦”或“晋”。
支那:
这个词起源于古印度,最早出现在《罗摩衍那》《摩诃婆罗多》和《摩奴法典》中,用来表示葱岭以东的某个大国。
赛里斯:
古代希腊和罗马著作中称中国为Seres,意思是“丝国”,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。
天朝:
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称谓,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朝廷的尊称。外国人也将中国称为“天朝”。
契丹:
在唐朝灭亡之后,西域、西亚与东欧地区皆将辽朝(契丹)作为中国的代表称谓。直到今日,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称呼中国直译过来是“契丹”。
综合来看,唐朝的“大唐”是最主要的对外称呼,而“中国”则是现代国际通用的名称。其他称呼如“支那”、“赛里斯”、“天朝”和“契丹”等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使用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