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树的得名是因为 头木作业法。在古代,由于工具简陋,伐取粗大树干困难,人们通常选择伐取两寸粗的树枝来使用。柳树的萌枝能力最强,在伐取枝干后,茬口处能萌生新枝,且新枝通直,更利于使用。头木作业就是保留树干,"留树","柳树",这就是柳树得名所在。
此外,"柳"字与"留"字读音相同,"柳树"就是"留树",表示保留树干以便再次利用的一类树。
至于"杨柳"的称谓,虽然隋炀帝因喜爱柳树而赐御姓杨给柳树,叫杨柳,但历史学者发现,柳树被称为"杨柳"的记载早于隋朝。汉代《三辅黄图》已有"杨柳相望"的描述,西汉乐府诗中"杨柳郁婆娑"的吟咏更是不绝于耳。这说明"杨柳"的称谓并非始于帝王恩赐,而是民间智慧与官方话语的共同结晶。
综上所述,柳树的名称主要来源于其头木作业法,而"杨柳"的称谓则是由民间智慧和官方话语共同形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