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昌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名称变更,具体如下:
三国时期
吴王孙权在鄂州(今鄂州)建立吴国并称帝,改名为武昌。
孙权将政治军事中心由湖北公安县迁至鄂县(今鄂州),并改名为武昌,寓意“以武而昌”。
两晋时期
西晋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,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。
东晋时期,夏口城作为县城办公地,更名为“江夏县”。
南北朝时期
隋灭陈统一全国后,改郢州为鄂州,此后直至元初,“鄂州”一直是这座古城的名称。
元代
元成宗大德四年(1300年),有官员建议将“鄂州”改为“武昌”,这个建议得到了元成宗的认可,予以施行。
明清时期
明代设立了武昌府,范围包括了现在的鄂州、咸宁、通城等地,武昌府的附郭县为江夏县,也就是现在的武昌。
民国时期,江夏县改名武昌县,鸠占鹊巢。
现代
辛亥革命后,改江夏县为武昌县,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。
综上所述,武昌地区历史上最早称为江夏,三国时期孙权迁至鄂县并改名为武昌,两晋时期改为武昌郡,南北朝时期称为鄂州,元代改为武昌,明清时期设立武昌府,民国时期改为武昌县,最终成为现代武汉市武昌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