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市有 四座著名的古塔,也被称为清初四塔或盛京四塔,分别是 东塔、南塔、西塔和北塔。这四座塔始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,即1643年,并于1645年竣工。每座塔的旁边都建有一座寺庙,塔和寺庙同时建成。这四座塔象征着威震四方,护国安民,保佑国无灾、五福齐来。
东塔:
位于大东区东塔街2号,名为“永光寺”,是清太宗敕建的藏式喇嘛塔,塔高33米,由基座、塔身、相轮三部分组成。东塔在1985年得到了修复,并被辟为景点。
南塔:
位于沈河区南塔街71号,名为“广慈寺”。南塔是沈阳最有名气的一座古塔之一,建于辽代1044年,清崇德六年重修。
西塔:
位于和平区西北部,名为“延寿寺”,建于1640年,顺治二年完工。西塔由于过分残破,于1968年被折除,但在拆除过程中发现了地宫,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。
北塔:
位于皇姑区崇山东路北塔街27号,名为“法轮寺”。北塔始建于1643年,1645年竣工,是清初盛京城重大的建筑工程之一。乾隆皇帝曾亲自题写了“金镜周圆”的匾额,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。
这四座塔不仅是沈阳的重要历史遗迹,也是沈阳城市规划的重要标志,至今仍然对沈阳人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