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盐场众多,名称各异,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盐场及其名称:
盐城盐场
盐城因“环城皆盐场”而得名,其地名中带有大量的海盐文化色彩,如“场”、“团”、“灶”、“墩”、“仓”、“圩”、“滩”、“垛”、“荡”、“总”、“丿”等。盐城境内的古盐场有东台、伍佑、新兴、刘庄、白驹、草堰、梁垛、安丰等,这些地名都是由“场”字而来,后来逐步去掉“场”字,形成如今的地名。
舟山盐场
舟山是东海的“盐都”,唐宝应、永泰年间(762—766)盐铁使刘晏设富都监,为史载舟山盐政机构之始。宋熙宁六年(1073年),析监为三:正监、东江、芦花,又有三子场:晓峰、甬东、桃花,说明当时舟山有六个主要的盐场。历经一千多年发展,定海的盐业也曾一度居全省之先。
长芦盐场
长芦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,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,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。特别是河北沧州是全国最大的工业盐产区。
布袋盐场
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,海水含盐量高达35‰以上,约等于长江口外的7倍多,是我国含盐度最高的水域之一。布袋一带海水含盐度之所以很高,主要是因为沙滩广布,河流注入淡水量少,全年日照时间长,气温高,蒸发快。
莺歌海盐场
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西南海滨,是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,在华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。莺歌海盐场建于1958年,总面积3793公顷,年生产能力25万吨,最高年产30万吨。
灌南盐场
灌南县名的海盐历史文化积淀深厚,区域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。吴王濞封广陵(今扬州),煮海为盐,这是两淮盐业见于史籍记载之始。北宋以前,淮南盐场的生产规模最大,而淮北盐场仅初具规模。淮北三大盐场之一,惠泽盐场就设在今灌南县张店镇、北陈集镇一带。
自贡盐场
自贡盐场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盐场之一,位于四川省自贡市。富荣盐场在清代时几乎占据了整个四川一半以上的份额,拥有四五千口井,年产近30万吨。自贡的盐文化悠久,被誉为中国“盐都”。
盐官古镇盐场
盐官古镇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早在中国的汉代便开始晒盐制盐,因此得名盐官。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海宁州(县)治。
栟茶盐场
栟茶盐场是古江苏东台市管辖的大盐场之一,贲场原名贲沙,是通州商业区,古人叫它责丧,因名不吉利,取名贲沙。
浦东盐场
浦东濒临东海,自五代至清中期,盐业生产是浦东地区的支柱产业。盐场范围内,逐渐出现了服务于盐业生产的一批早期聚落,有的还逐渐发展为市镇,如新场镇、航头镇、大团镇、六灶镇、惠南镇盐仓等。
这些盐场在古代中国盐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,其名称和地名至今仍在延续和使用。